题解
Introduction
义乌——古代以孝顺得名;如今,又以“小商品海洋,购物者天堂〞的称号闻名天下。30年,在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,义乌人千辛万苦走过这30年后,奇迹般地点亮了中国农民追求幸福的希望。
走进课文
Text
从“鸡毛换糖”到“世界超市”
义乌⓵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,每天有30万中外商人在这里谈生意,10万吨商品从这里流向215个国家和地区,义乌被人们称为“世界超市”。但是,让很多经济学家不明白的是,义乌既不靠着江海,也无资源优势,更没享受国家特殊政策,却在短短30年问,从一个小小的县城,发展成中国甚至是世界的小商品批发超市。义乌人是怎样创造的这个奇迹呢?
走进这个城市,你就会看到一座雕像,名叫“鸡毛换糖”:一位手摇拨浪鼓⓶的生意人似乎在介绍,义乌这个“鸡毛换糖”之乡,究竟是怎样发展成为“世界超市”的?所谓“鸡毛换糖”就是挑着担子换杂物。那时,义乌人不这样干就没有活路。为什么?因为自然环境太差了,到处是山,土地缺肥,农民一直靠天吃饭。为了能吃饱,他们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。在化学肥料没有普及的年代,义乌人发现,用杀鸡洗毛的水可以让土地高产。他们算过,平均一斤鸡毛能让亩产量提高三斤。
由于义乌地少人多,单靠自己的鸡毛提高产量,还是解決不了吃饱肚子的问题,人们只能想办法多找鸡毛、多增加肥料以提高产量。可是,到哪儿去找那么多鸡毛呢?义乌人知道,与其守着贫穷,不如用“义乌青” 去换鸡毛。所谓的“义乌青”,是用本地生产的甘蔗做成的红糖。义乌人生产红糖,却舍不得自己吃,而是挑着担子,翻山过河,到每家每户用红糖去换鸡毛,去换任何可以卖钱的旧杂货。到后来,他们不仅用红糖,也用从别的地方买来的针线做生意。鸡毛换糖的担子逐渐变成了流动的小商店。
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,义乌人的双脚已经走遍了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⓷四省,翻过千山万水。挑着沉重的担子,常常使他们遭受其他人不能想象的痛苦。老金,这个义乌的农民,永远也忘不了40年前那次“鸡毛换糖”的经历。那是他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,他一心想让家里过个好年。在那时,百把块钱就能让家里过个好年,但他却两手空空。当别人都从外边赶回家过年时,他却挑着一担红糖独自上路了。
当过年需要的钱赚得差不多,往回走到江西山区时,天下起了大雪,老金却一心要回家。一位当地人劝他说:“下这么大的雪,连我们山里人都不敢走,更何况你一个平原人呢?”他回答得很干脆:“走也得走,不走也得走,家里人都等着我过年呢!”说完,他挑着担子往回赶,以便早点儿到家。雪越下越大,他的鞋很快冻成了冰疙瘩。他干脆脱了鞋,光脚往前走。
刚开始双脚还有感觉,针扎似的疼,后来什么感觉也没有了。他只有一个信念:“不管走到几时,总要回去过年的!” 当他一步一滑走到山顶时,由于疲劳、寒冷加上肚子饿,他眼前一黑,连人带货摔倒在雪地上⋯⋯三天后,老金回到义乌,终于和一家人团聚了。有这样经历的义乌人绝不止老金一个!
为什么义乌人宁可吃苦,仍然愿意到处鸡毛换糖呢?要知道,当时义乌人每天只挣两毛四,一年下来,也就能挣六七十块钱。而外出换鸡毛,两个月就能赚到两三百。
由于长期从事以货换货的小生意,义乌人练就了快而准确的计算能力。他们能很快算出不同数量、不同质量的鸡毛能换多少颗糖,别人拿来不同的废品可以换几根针、几条线。这中间价格的小小差别,他们竟可以计算得一点儿不差。
在那个特殊年代,农民们被严格限制在士地上,是不许随便做生意的。但是在义乌,即使生产队的土地,也需要用鸡毛来提高粮食产量。依据义乌当时的土政策⓸,人们可以为生产队到外面去换鸡毛。但是要带着经过允许的“鸡毛换糖”证。证明上要严格限制出去的时间、经营的资金和换货的种类。
1978年,随着“文革”⓹的结束,一些原来鸡毛换糖的农民不再游走四方,他们放下担子,开始摆摊叫卖。后来,做生意的人大量聚集在县政府附近,买货的和卖货的人很快挤满了整条街道。
1982年6月23日,义乌的领导明确表示:“天下的事再大,也大不过老百姓要吃饱饭。我们没有工业,也没有资源,市场是义乌唯一的优势。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这个优势,为义乌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呢?”三个月后,在一条宽6米、长200米的被填平的旧河道上,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了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市场贸易额增长了近40倍,小商店也从最初的300个增加到1000多个,为以后义乌的大发展写下了重要的一笔。
如今,义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,这个“世界超市”正像一盏明亮的灯,点亮了中国农民追求幸福的希望。
(选自中央电视合《走遍中国》栏目)
1.义乌(Yìwū):城市名,在浙江省的东部。2. 拨浪鼓(Bōlànggǔ, drum-shaped rattle ):带把儿的小鼓,小鼓两旁有系在绳子上的鼓槌,拿在手里来回转动时,鼓槌敲打鼓面,发出声音。常用做玩具。这里卖货人用来招呼别人买东西。3. 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:省名,在中国东南部,长江下游一带。4. 土政策:指某个地区或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定的规定和办法。例如:这些土政策早就应该废除了。5. 文革:“文化大革命”的简称,指1966年5月~1976年10月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,它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。